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网站首页 关于厦装 新闻中心 厦装产品 销售与服务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展会信息
企业视频
地址: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阳光路18号
销售电话:18959225879
国贸电话:0592-6539999
客服电话:18959225879
配件中心电话:18959225879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盘点之利好政策
发布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3714

导读:受世界经济发展影响,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地位稳步运行阶段。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希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列利好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出台,对处于低位运行阶段的工程机械行业看到了一丝希望,对行业的回暖充满信心。

受世界经济发展影响,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地位稳步运行阶段。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希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列利好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出台,对处于低位运行阶段的工程机械行业看到了一丝希望,对行业的回暖充满信心。

现盘点2014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便于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今年西部大开发着重基建等领域重点基建向西部倾斜

发改委2月10日表示,做好2014年西部大开发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开展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内陆、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增强支撑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城镇化“主战中国沥青网场”,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沿海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未来将处于减速态势,而中西部地区将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未来中西部地区酝酿巨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蕴藏着最大投资潜力,中西部地区今年对基建投入力度只增不减,近期西部各省份的地方两会上也纷纷提出了相关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印发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表示,将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表示,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42万亿元更多的可能来自社会投资。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需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决城镇化融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拉动对工程机械的整体需求。另外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将是国家重点推进的政策,在未来的10-15年,在稳增长的作用下,带来工程机械的另一个黄金时期。

“十二五”42个综合交通枢纽将建设完成

发改委4月1日出台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推进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发展。根据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意见公布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海口、太原、大同、郑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

80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动稳增长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会议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据悉,会议推出的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并在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李克强强调,本次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等项目,总体都符合社会需求,社会资本也有进入的意愿。开放的具体项目确定后,要及时公布,还要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的方式,让有资质的企业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一些产业项目,竞争一定要公平。
本次推出的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盘活了民间资本存量,激发市场活力,使稳增长再次加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是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减弱情况下,出口很难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座谈会召开将打造3小时公路圈

4月29日下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座谈会暨第二次交通运输工作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与会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形成区域交通“一张图”。

京津之间将形成3条高速主通道(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京台——京沪——津晋高速),同时,各区县均将有高速公路直达北京。

天津通往保定方向,将形成荣乌高速、滨保高速2条通道。天津通往石家庄方向,将形成滨(津)石高速、津沧——石黄高速、津保——京港澳高速3条通道。

天津市市政公路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进一步加快与京津冀对接公路网建设。到2020年,该市通过高速公路,将实现中心城区1小时内到达北京,3小时内到达河北省主要城市,天津市各区县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一级公路通往周边相邻县市。

2014年我国预计投资超1万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

据悉,今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全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预计完成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快棚户区改造。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就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保障房新开工目标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

李克强在两会中作政府工作报告称,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今年,基础设施建设的火热爆发为工程机械的开局迸发出了激情。而这些项目将直接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并且以喷发式的动力推动工程机械在2014年的步伐。

京津冀自贸区规划或近期出台短期吹暖工程机械行业

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自贸区规划有望出台。专家分析,京津冀自贸区的“主战场”很可能在京唐港和曹妃甸,与之相关的诸多实质性政策措施有望在未来两个月陆续落地。京唐港和曹妃甸可能享受诸多政策红利,例如,首钢二期工程有望启动、曹妃甸港口码头有望成为货物码头、一批千亿元级别的央企有望入驻。目前关于京津冀自贸区规划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京津冀自贸区方案吸收合并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另一种是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同时获批。如果前一种思路落实,京津冀自贸区将以河北为腹地、以京津为核心,吸收合并已上报的天津自贸区主要内容,即以融资租赁为重点为实体经济服务,把天津自贸区、京唐港和曹妃甸连成一体。

36市城轨规划获批2200亿投资掀基建热潮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专家表示,在地方一窝蜂地建设轨道交通时应注意防范融资风险。

据了解,到2013年年底我国有19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里程达到2366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

铁路投资今年增至8000亿设备投资增至1430亿

4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召开电话会议,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会议指出,今年投资总额增至8000亿以上,这不仅比年初6300亿元的“基调”提高了1700亿元之多,而且直逼2010年8426亿元的铁路投资史最高记录;开工项目增至64项,今年新投入运营的线路要保达到7000公里以上,设备投资额由1200亿增至1430亿以上,达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同比增长6.4%。按照上述铁总的计划,今年一季度铁路投资仅完成8000亿元预定目标的9%,由此预计,下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加速“放量”。

业内人士认为,铁路投资再三加码,对铁路股形成极大利好。在运输、基建、装备三个细分行业中,要数装备制造最先受益。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均已陆续公布一季报,不少企业业绩同比翻番。展望全年,受益于铁路投资持续上调以及招标或大幅超预期,铁路装备产业链企业有望维持业绩的高增长态势。

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5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会议确定,在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国务院此次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有40项属于在建工程,132项正在开展前期论证工作。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使我国骨干水利设施体系显著加强。国务院会议还强调,今后将重点推进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和严重缺水、生态脆弱地区及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据了解,目前已有17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的水利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为2717亿元,比去年增长7.04%。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使我国骨干水利设施体系显著加强。

发改委:明年审批权取消下放任务提前至今年

“今年将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修订政府核;隹的投资项目目录,将原计划2015年再次修订核准目录的工作任务提前到今年完成。”6月12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去年以来,随着政府核准的投资目录的修订,取消和下放了44项行政审批事项,包括投资审批事项、生产经营许可和资质资格认定方面的审批事项。根据2014年政ET作报告,今年将进一步取消和下放200项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国务院要求,在2013年修订的核准目录基础上,发改委2014年要会同有关部门再做修订,年内上报国务院。

据了解,在这一轮改革中,钢铁、水泥、船舶等项目审批权有望下放,业内人士担心会加剧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此,黄民解释说,“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来控制产能过剩,这种方式可能效果不会很好,也不是最佳调整渠道,应该有很多其他方式,首先是市场调节,其次还有相关的如土地、环评、社会资源方面的协同制约。”

(本文摘录自第一装备网)

上一条  |  下一条  |   返回
企业概况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发展历程
下属公司
资质证书
产品展示
装载机系列
块料叉装载机系列
挖掘机系列
其他产品
配件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展会信息
企业视频
销售与服务
销售网络
售后服务
常见问题
资料下载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
留言互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C) 版权所有: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 | 闽ICP备17017948号-1
二维码 [关闭]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