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网站首页 关于厦装 新闻中心 厦装产品 销售与服务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展会信息
企业视频
地址: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阳光路18号
销售电话:18959225879
国贸电话:0592-6539999
客服电话:18959225879
配件中心电话:18959225879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工程机械业未来将向何处发展
发布日期:2016-11-9   浏览次数:4465

      近年来,面对市场调整,我国工程机械(双变总成)企业苦练内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各项技术和产品成果丰硕,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装备保障。目前,行业各相关企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正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渠道创新、人才培育和国际化步伐,为我国工程机械继续做优做强贡献力量。下面对我国工程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谈几点认识。

  (一)、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未来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国家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 国道理,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国家的强大,不但要有灿烂的文化,还需要领先的技术和强大的制造实力。因此,需要一批优质强大的制造企业来支撑。就工程机械而言,不断研发制造出全面满足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作为为主机配套服务的零部件企业和相关供应商、代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欣喜地看到,行业骨干企业已经实施 “全球对标、主攻高端、高举高打”的创新战略,立志在产品技术、质量、海外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上全面赶超世界领先企业。我相信,有这样一批企业的崛起和带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二)、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国家的发展重点来谋划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由于市场下滑,成本升高,我们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但我个人认为,困难和问题是暂时的,不影响行业发展长期持续向好。目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针指引下,在市场的推动和各企业的辛勤努力下,行业整体运行已经呈现底部企稳态势。

  今后,国家将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节能减排,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和 新型油气等资源开发,加快水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作为发展重点和支持方向。各相关领域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也是 我们各工程机械企业和各轴承企业的创新目标和产业方向。为此,包括道路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和环卫装备等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绿色施工成套装备,高铁、桥梁及隧道专用施工装备,大型矿山设备,水利施工装备,高端油气钻采装备,高端海工装备和新型农用工程机械及其配套轴承等将成为发展重点,也必将得到相关支持。

  (三)、要站在我国大国崛起和全球化服务的高度,来发展具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国工程机械产品。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尤其是部分骨干企业,在国际形势起落不定,国际市场面临严 峻挑战的情况下,国际化进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业绩,受到了国外用户的好评。我赞同我们行业企业家提出的“以创新引擎、品牌引擎、信息化引擎,深度驱 动国际化”的战略举措。我也非常认同行业企业家的以下共识:即,国际化,绝不仅仅只是把产品从中国卖到海外、把人派到海外、把工厂建到海外,而是去融入全 球产业生态,去做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撑起的世界级企业。所以,当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战略、管理、技术、文化都以全球为维度时, “走出去”将不再意味着只从中国出发——世界既是我们的目的地,也是我们的出发地。

  随着我国大国崛起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进一步深入,我国同世界友好国家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中国工程机械“走出去”, 实现国际化服务的机会将大幅增加,希望各相关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我也希望中国有实力、有管理能力的轴承企业和供应商、代理商走出去共同拓展国际 市场,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代理商的全球化发展。

  (四)、坚定不移的走“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继续上质量、上水平,全面提高盈利能力。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于2013年11月在山东临沂召开的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主题,明确了工程机械未来的发展方向,得到了会员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

  创新驱动,就是加快创新能力的提升,打造好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基础研究,大力实施精益研发,确保技术持续升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到当前阶段,确实掌握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整体上看,与国外同行数十年的积累比起来,我 们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部分领域的轻量化模块化设计技术、高可靠液压传动技术、流体节能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产品可靠性试 验测试技术等,仍需要加大力度,整合各种优良的科技资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另外,在继续推动工程机械产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的同时,更要加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核心,来推动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生产甚至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加速信息化进程,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质量优先,就是坚持可靠性和耐久性方向,为客户提供最可靠最满意的工程机械产品。

  一是要夯实基础共性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噪声、耐久性、环境使用性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等。

  二是要加大力度重点提升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的能力和水平。包括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新制造工艺的开发和产业化,还有材料适应性和制造工艺水平提升等等。

  三是加强产品的检测和试验

  结构优化,一方面要不断地利用新技术来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发展世界级的跨国大企业的同时,还要重视培育一批充满创新活力且盈利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优化工程机械产业的组织结构。

  绿色发展,一是要全面发展符合节能减排增效要求的绿色产品;二是通过减量、增效、循环、利用等措施,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开发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制造流程,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科学论断,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 向,给我们工程机械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为广大轴承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让我们在党中央精神指引下,抓住机遇,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实现我国工程机械的强国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  |  下一条  |   返回
企业概况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发展历程
下属公司
资质证书
产品展示
装载机系列
块料叉装载机系列
挖掘机系列
其他产品
配件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展会信息
企业视频
销售与服务
销售网络
售后服务
常见问题
资料下载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
留言互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C) 版权所有: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 | 闽ICP备17017948号-1
二维码 [关闭]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